2009年3月26日

明天还是要继续


二十多年前,衣索比亚发生严重的饥荒,数百万的灾民面临了最饥寒交迫、最困顿的生死边缘,为了援助衣索比亚、为了帮助那些灾民,1984年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提出构想,然后鲍伯吉尔道夫(Bob Geldof)亲自造访了非洲干旱肆虐的伊索匹亚,他亲眼目睹饥民困苦的生活,回到英国后,随即担任召集人,在英国率先组成Band Aid,数十位当红艺人共同灌录单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义唱,将义卖所得援助非洲饥民。当时,他们的这个举动,在短时间之内有了三百多万张的唱片销量,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音乐圈的回响。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由美国麦克杰克森(Michael Jackson)组的USA for Africa所录制的《We are the world》,由昆西琼斯(Quincy Jones)参与制作的这张单曲,在短短的数周之内,便销售了八百多万张,英美两国的音乐圈甚至还共同举办了长达十小时的「Live Aid」马拉松式演唱会,为灾民募款,演唱会画面经由七个人造卫星,传送到全球一百六十几个国家,这项善举,还让鲍伯吉尔道夫(Bob Geldof)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在华语音乐圈,这样的例子也不少,1985年,李寿全、张艾嘉和罗大佑……等人发起的《明天会更好》义唱,为消费者基金会募款(也有人说是为了反盗版、或是光复四十年),结合了当时海内外六十余位知名歌手,写下了唱片界的空前纪录,更在社会造成极大的回响,带着大家迎向光明面。2003年,王力宏与陶喆为了台湾当时发生的严重Sars疫情,创作了《手牵手》,由八十多位老少歌手、跨唱片公司再度同台,要大家一起手牵手面对对抗Sars,为了台湾、为了公益,大家携手合作,这是音乐圈为大家贡献的一点心意。当然,还有许多这样温暖的歌声不断传唱的,为了圆山动物园搬迁而唱的《快乐天堂》、还有当年为了青少年而唱的《把爱找回来》,在香港,也有港星们为了陈百强逝世共同在合唱他的经典代表作《一生何求》,以及近期为了四川地震、改编Beyond《海阔天空》、由刘德华作词的《承诺》别具代表性。重建不应中断,爱心也不能有假期,从救灾、善后,直至重建家园一般需要长达六年的时间,今后连续六年,每年的五一二前后举办以关爱四川地震灾民为主题的大型演出,提醒大家不断关注灾区的复原与重建。

对于沉重的往昔,我有太多的眷恋,但我从来不叹息。 我不反对你哭泣,为你曾经失去的,但我却毫不迟疑。 我不想去浪费生命,就让我豁然的心,像个纯真的孩子,爱我生活里值得去收集的回忆。 未来岁月不可期,哀愁之余别忘记,明天还是要继续...明天还是要继续。
灾区的朋友们,这是梁弘志写的《明天还是要继续》我希望给你勇气,努力好好的活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