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月,无意间发现一个有关于眷村重建的专题节目,当时看到影片中的老邻居之间的感情,以及大家对于破旧的老家的不舍,让我一面看一面哭个不停;后来看《康熙来了》才从王伟忠的专访中知道,那是他的老家,这部记录片是他送给他妈妈的母亲节礼物。纪录片中的影像至今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不过说什么我都不想再看一次。这个月看舞台剧《宝岛一村》,一开场王伟忠就站在幕前,告诉大家在眷村拆除时,他带了女儿一起去看,要让他的孩子知道他生长的地方、分享一段他生命及回忆的故事,当场让我一阵鼻酸。眷村就好像是盆栽,将来自外地的人们放置其中,随着时间的成长,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羁绊,也一吋吋滋长,安身立命开花结果,尽管子女飘向了繁荣的都会,甚至飘洋过海到了海外,这里都是我们的家。如今每一颗种子已经成了稳固的大树,每个盆栽也功成身退的要结束了。无论有多少血泪和多少回忆全都跟着时间而没入了天空。
台湾的戏真是越来越好看了,《海角七号》连演近四个月,卖座直逼五亿新台币,在台湾影史上仅次于横扫全球的好莱坞电影《铁达尼号》;而表演工作坊的年度大戏《宝岛一村》,原来在台北一地仅预订上演两场,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目前竟加演十场!谁说经济冷飕飕?好戏连台,也许是景气低迷中最温暖动人的时刻!这两部二○○八年的大戏,除了戏剧元素饱满好看、音乐好听、让观众又是掉泪又是爆笑的绝无冷场外,其实剧情都同样反映一群小人物走过一甲子的光阴故事,但是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变迁的身影,回味台湾这块土地上多元的历史轨迹;更重要的,是在大家交织的悲欢离合中,珍惜那一份曾经吵闹中的互相关怀,冲突后的彼此疼惜,以及离散中落地生根的无常与眷恋。《宝岛一村》是导演赖声川和综艺节目制作才子王伟忠合作的结晶。他们都是外省人,用这部作品在舞台上,纪录这个族群曾经在大时代中经历的故事。赖声川以他熟练的编导和舞台技术,加上王伟忠活灵活现的说故事本领,将一个虚构的《宝岛一村》放大为外省族群在台湾一部分的生命史,其中有悲有喜、有无奈,也有值得下一代反省之处。《宝岛一村》从记录一个眷村的故事出发,用眷村生灭描述了一个时代的演变,用戏里小人物的故事,了却外省族群不被了解的郁结。它不是一部只演给外省人看的舞台剧,它同时也让对于过去被压抑历史含着悲情的台湾人,得以了解同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外省人,其实一样经了沧桑的岁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