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姐妹淘不少,贾静雯和伊能静是其中一对。两人的友情始于二○○五年,即将生产的贾静雯向伊能静请教生产事宜,逐渐熟络变姐妹淘。当年伊能静初次主持《美丽艺能界》,贾静雯挺着大肚子上首集。以当年贾静雯未婚先孕的新闻热度,能做到这一步,可见两人交情不一般。 但是贾静雯产后遭遇老公酒后载美女,伊能静频频以好友身份受访,称与贾静雯通电话时,数度哽咽,她则鼓励其不要生气、不要哭,两人还相约和黄磊吃饭等。不料却引发贾静雯大动肝火,通过经纪人发言,表示自己除了与高圆圆有联系,产后再未与圈内人士交流,此举无疑给了伊能静一个巴掌。「失和」一说由此而来,然而两人自此再也不提及彼此。虽然互为陌路,如今却殊途同归让人十分感慨。是指责也好,或不屑也罢,伊能静离婚和贾静雯婚变争女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娱乐圈最热话题。
什么是好妈妈?爱,那里只是用嘴巴说而已!这阵子闹得凶,先是伊能静抛夫弃子、又是贾静雯爱自己胜于梧桐妹。舆论指责伊能静只顾着拍戏,抛夫弃子。想看小哈利,竟是要小哈利搭机去上海给她看,而不是大人自己飞来台湾看。贾静雯哭诉看不到梧桐妹后,先是男方好友自居的周丹薇出面声援,接下来是舅舅刘正中发表八点声明,指控贾静雯行为不检点、爱名利、爱自己胜于梧桐妹。说真的,台湾的社会舆论,还是让人很难过地发现,距离男女平权,依旧有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结婚生子,是男女双方合作的结果。然而,小孩出生后,同样的行为,爸爸可以做、妈妈却不能做? 身为妈妈,并不代表就不是女人。是女人,并不代表就没有自己成长的必要。不该因为爱对方,就因此不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否则,施与受之间,早晚失衡。在婚姻关系中,夫妻该如此;在亲子关系里,母子间也该是如此。一天到晚挂在嘴上对子女诉说着自己的牺牲,早晚子女都会因为那股沉重的压力而选择逃避。爱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我最近看了一本书-《给山姆的信Letters to Sam》;是一位因车祸造成四肢瘫痪的心理治疗师,因为担心无法陪伴患有自闭症的外孙长大,于是将自己从轮椅生活和专业经验中所体悟到的一切写成三十二封信,希望他的孙子将来能从中学会什么是爱、生命和接受缺憾的勇气。清官难断家务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在面对人生中不顺遂的困境,残酷的现实终归是现实,Life will never be the same。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情绪,而没有什么情绪会永远存在。希望所有和伊能静与贾静雯同样遭遇的男女们,在学会坚强之前,都该先学会面对自己的脆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