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校再兴到UCLA、从畅销作家到收视保证,即使2002年在电视上公开出柜("come out of the closet"直译,指暴露同志身份),走红程度仍有增无减,蔡康永的表现从未让观众和读者失望,甚至还打败金城武、周杰伦,当选大学生最喜爱的男艺人。事业爱情一帆风顺的蔡康永始终是众人焦点,而每个当红艺人背后,总有许多艰辛的成名史,和走红的丰功伟业值得吹嘘;蔡康永应该也有几个赚人热泪又有趣的小故事,只是,蔡康永是一个非常逆向思考的人,几乎所有主流的玩意与想法,他都不依附,在他的杂文或主持的节目中,蔡康永更是不断地揶揄或质疑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就像他在专栏中提到:「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课本里的民族英雄,他们到底追求了什么梦想?他们到底带给了谁幸福?」出身富裕、安逸环境的蔡康永,比一般人更敢挥霍,追逐自己的欲望与理想,不怕挫折,不怕痛。他在《痛快日记》的开头就说:「有快乐就有痛苦,没有痛苦的快乐就不值钱。」蔡康永常常借着他主持的谈话性节目「真情指数」,向名人问问题,引发他们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议题,常常让受访者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习惯问别人人生问题的蔡康永,是如何看待与解答自己的人生呢?他说,有的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好多年去挣脱他成长的环境。有的人选择不挣脱而安顺地在里面活,那样也很好。他是属于挣脱的那一型。《再错也要谈恋爱》的书里,他说,恋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家族关系不能选,伴侣却可以自己选择;但他要的绝不是外型,俊帅的脸蛋顶多只能撑一个月,伴侣要看能否一起旅行,适应对方相处模式。
主不主持不重要、得不得奖不重要、结不结婚当然更不重要。人的价值绝对可以大于制度,成功的定义也绝对不会只是制度内的那个样板。蔡康永的父亲过世时,蔡康永哭得非常伤心,他说,他最感念爸爸给了他绝对的自由。而这个自由,往往是不被社会制度的标准所认同的,这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但成功的原因是脱离体制的。何谓成功的人生?对我来说,成功非关成就,只要能够享受生命,永远保持热情与好奇心,就是成功。 每个人都该思考自己是什么,在自己的内心里,找到一个最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地方,然后勇于追求,即便这方乐土似乎并不属于制度。如果人生是趟旅行,你不觉得多数人都是在跟团(旅行团)吗?如果觉得导游安排的行程合你胃口,那么请保持热情继续跟下去吧!但是如果明明想去别的地方,却又不敢走自己的路,傻呼呼地跟着团走,永远看不到心里期待的风景,那么,这趟旅行,岂不无聊透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