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8日

非爱不可琼瑶用名字写影史


台湾影史上,六○年代后期的两股市场主力,不外乎是刀光剑影的武侠片和琼瑶小说改编的文艺爱情片。琼瑶小说多以当代为背景,故事也多围绕在家庭亲情、男女爱情的通俗剧主题。翻拍成电影以后,由于主要场景都在室内,并且多以家中的「客厅」、「饭厅」与外出约会的「咖啡厅」为限,因此后来被戏称为「三厅电影」。琼瑶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虽然两度被搬上银幕,甚至还发崛了林青霞,但她的小说在台湾被改编成电影的开端,却非《窗外》。1965年,李行执导的《婉君表妹》《哑女情深》(两部都改编自《六个梦》)以及王引执导的《烟雨蒙蒙》接连在票房和评论上都获得成功之后,琼瑶的小说一部部出炉,几乎都马上改编成剧本,被李行、王引、林福地、白景瑞等当时的大导演们不断地翻拍成电影。

琼瑶小说多以「自由恋爱」受到差异因素的挑战而产生冲突为主题,突破来自阶级距离、社会背景,甚至或是生理、心理障碍的横亘,挑战爱情界线的浪漫神话。这样的小说特色,在当时也变成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例如《心有千千结》,就让片中的甄珍与回头浪子秦祥林分分合合,还得面临家中老父生病、兄弟争分家产的残酷打击;《秋歌》则让林青霞因为带着弱智弟弟,被秦祥林的家里反对两人结婚。两部都是标准的琼瑶小说情节架构。读者多为女性的琼瑶小说,拍成「三厅电影」,一方面符合当时保守封闭的意识型态,只谈伦理情爱,不谈政治批判;另一方面也在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变化所造成的变动时,提供(女性)观众一个梦幻移植与平衡抒发的温床。

琼瑶小说陆续被翻拍了几年,时序进入七0年代,1973年李行拍摄《彩云飞》大受欢迎,甄珍、邓光荣因而率先成为琼瑶电影中的第一对金童玉女;同年李行再拍《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都在票房上告捷,也使得这些明星开始成为三厅电影的主力。接下来的《女朋友》《在水一方》《秋歌》《碧云天》等片,继续使得琼瑶电影如日中天。1974年,李行与琼瑶因《浪花》版权纠纷而心生不快,两人分道扬镳不再合作,也间接促成了琼瑶亲身参与电影制片。她开始停止出售小说版权,1976年,她与夫婿平鑫涛、盛竹如自组「巨星公司」,开拍了《我是一片云》,建立她的小说与电影工业生产在线的一贯作业。1979年《雁儿在林梢》起,发展成琼瑶小说、刘立立导演、林青霞主演的「铁三角」班底。同时间还有其它小说家投入拍摄这类文艺爱情片,但「巨星公司」从七0年代末到八0年代初,在维持企业化的经营之下建立琼瑶王国,让「琼瑶电影」更加一致的类型风格与完整的制片体系结合。进入八○年代后,琼瑶也藉由电影试图捧红其它新演员,像吕�菱、刘蓝溪、费翔等人。随着这个类型电影在票房与创意上的式微,无法再创风光,1983年《昨夜之灯》票房惨败,琼瑶电影才正式告别台湾影坛。

不过,不到两年的光景,1985年琼瑶转战电视,再度请来秦汉、刘立立配上港星刘雪华,拍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一战而霸。她成功转向电视,再度吸引当年看她小说的少女,如今变成家中「师奶」的电视剧主力收视群。走红文坛、影坛、电视多年,琼瑶说,她最常碰到的问题是有人认为,她的小说男女主角都不食人间烟火,故事虚幻,与现实生活不搭轧。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有世间女子可能有的脾气,她一样也不缺。她坦承自己的确喜欢挑美好的一面来写,特别是男女间美好的情爱,她强调,注意丑恶,除了增加自己的痛苦外,又有什么好处?她说,何不接受它,然后努力将它遗忘?她认为,这不叫逃避!

琼瑶在《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后消声匿迹2、3年,媒体穷追「封笔」、网友谣传「病危」,她终于以重拍《一帘幽梦》化解各方猜疑。事实上,20年前大陆大量出版琼瑶的著作,电影院也争相罗致她的文艺片,甚至还把她的旧作搬上电视,这股热潮直到今天依然没有退烧。《一帘幽梦》电影版于1975年推出,甄珍、谢贤、秦祥林主演,主题曲由刘家昌谱写。当时刘家昌正在追求甄珍,为赢得佳人芳心,主动争取为该片写曲。歌词由琼瑶负责,这也是琼瑶影片的一贯特色。从1968年开始,琼瑶亲自为电影《月满西楼》填词造成轰动,往后所有她的电影都有主题曲及插曲,绝大多数都由左宏元担纲谱曲,琼瑶填词,估计红了二百多首电影歌曲,也捧红了邓丽君、凤飞飞、萧�珠、万沙浪等歌手。

1995年,电视版的《一帘幽梦》登场,主要演员有陈德容、萧蔷、刘德凯、林瑞阳等人。一向强调唯美气氛的琼瑶,不惜投下巨资,带领俊男美女到巴黎取景,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处理。让人不解的是,电视版的《一帘幽梦》居然不及20年前电影版的《一帘幽梦》叫座,让琼瑶好生纳闷,也让每年都有新戏推出的琼瑶,放慢了拍戏脚步,直到1998年推出叫好叫座的《还珠格格》,再度夺回「连续剧女王」的封号。2003年琼瑶精心制作的连续剧《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登场,正巧碰上当时红遍宝岛的《台湾霹雳火》。《天上人间》从台北引爆至全世界,包括香港、美加、全中国、星马、纽澳都接着播,单是中国就有一千家电视台同时播放,这是连大陆中央台大戏都不曾有过的特殊待遇。华人观众首次可以在同时间看到新婚的「小燕子」和「五阿哥」甜蜜亮相,预计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的华人共同收看《天上人间》。

新档上戏琼瑶不眠不休,亲自盯场剪片,她对这个电视史上的新里程充满期待;另一方面,琼瑶对台湾其它电视台播出的八点档也很注意,哪家电视收视率多少,她都一清二楚。当时《台湾霹雳火》红遍台湾,媒体天天有该剧的新闻,网络上也充斥着《台湾霹雳火》的讨论文章。信心满满的琼瑶不怕火烧,她相信爱情一定能战胜汽油桶,观众会站在她这一边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上人间》虽然在海外华人地区打了胜仗,南京、深圳还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收视纪录,但是台湾的收视率却低得可怜;不但惨败给《台湾霹雳火》,甚至也打不赢另外一家电视台同时上文件的新戏《青龙好汉》,创下琼瑶戏剧史上收视率最低纪录!琼瑶震惊又难过的说,我曾经是台湾培养出来最叫座的剧作家,如今,我还能说什么?台湾进步的太快,我承认,我被淘汰了!面对大量启用大陆演员的批评,琼瑶摇头说,演员,只有好与不好,没有台湾、大陆的问题,当年赵薇是大陆演员,林心如是台湾演员,我做戏从不思考这种束缚,这太泛政治化了。对琼瑶来说,她一直以来的观念是,要做好戏给所有的观众看,不分地区,放眼国际。她不停问自己,难道,我们做戏,要世界就要放弃台湾吗?她不解的是,除了大陆,《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在美国录像带市场出租率也高居第一,好像她获得了全世界的掌声,偏偏就没有台湾,而她最在乎的,却是台湾观众的反应。另外琼瑶接连否认「封笔」之说。她表示,去年平先生生病后,我们就有了共识,来日无多,要学习珍惜生命,不要再为工作投入那么多。

事实上,近几年,琼瑶不断兴起「不如归去」的念头。一方面,随着当年最大观众群──婴儿潮女性劳工──逐渐步入中年,梦幻式、期待英俊多金家世好的白马王子迷恋自己的爱情呓语,已显得和时代脱节;另一方面,琼瑶坦言,自己已经老了,创意不够,希望有新的人出来为台湾电视效力。特别是她的先生──皇冠文化集团创办人平鑫涛──生了一场大病后,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片森林,有一片草原,没有人认识她,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或许是戏剧的魅力太迷人了,也许是喜爱琼瑶爱情剧的人太多,让她难以割舍。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沈潜后,琼瑶将于今年底卷土重来,并以《一帘幽梦》做为重返荧光幕的投石问路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