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粉丝经济发烧,偶像工业强力吸金


偶像剧,魔力有多大?《转角遇到爱》里,艺人罗志祥家开「大头龙」蚵仔煎摊,促成这1年,台北士林大头龙蚵仔煎生意倍翻。《天国的嫁衣》里,艺人王心凌家中开的陶家庄,让取景所在地桃园大溪富田农场,迄今吸客4年。《蔷薇之恋》里,男主角葵、女主角百合取景的花田,让桃园观音向阳农场因入镜,粉丝延烧迄今6年。明星、镜头、剧情,偶像剧加持的魅力,往往造就1家店、一处景,多年的门庭若市,这些被星光加持的老板,采取开放态度,提供偶像剧组必要的支持协助,甚至提出交换条件,造就一套入戏的法宝、吸客的秘诀。台湾电视台高层透露,一出偶像剧光明星商品的收入平均就可达台币七千万元。戏剧成功的方程式是剧本加卡司、导演、后制、营销,偶像和戏剧互相帮衬,剧迷和偶像粉丝同时经营,观众喜欢才可刺激购买欲望,衍生外围商机,在明星商品方面主要是发展戏剧相关商品,如《西街少年》剧本小说卖出十万本,《海豚湾恋人》里的象征物达达海豚也卖了2万多支,戏红,就有广告、置入营销商机,另方面是发展偶像经纪事业,如《西街少年》版权卖到东南亚、大陆,把偶像团体5566带出国,发展卖票演唱会、广告代言。 有鉴于此,政治人物纷纷推出授权商品寻求募款收入,基本教义派、忠诚支持者是主要客层。马英九上次选市长,正式加非正式授权商品总营业额就高达台币一亿元。乍看下,粉丝商机好像很可观?!其实人气不等于买气, S.H.E.官方网站流量排名高居全球第7千多名,圣诞节首推外围商品公仔娃娃、水晶球等,预购也仅达3万套赚到1千多万元。 歌手、演员、运动明星或是政治人物;不论哪种偶像工业,业者的心态应该是先把核心产品做好,把戏做好、歌唱好、增加球场欢乐,让粉丝靠过来,做好核心产品维持人气不坠,这是目前粉丝经济最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要求偶像对粉丝保持微笑,要求签名拍照来者不拒是共同原则,至于幕后,公司则积极营销加强粉丝黏度,如台湾的兄弟象棒球队巡回校园扎根,球季结束安排与韩国三星狮队做对抗赛,让球迷High整年;又如电视台透过数据库营销经营剧迷,办签名会等活动经营偶像纷丝;S.H.E. 每张唱片都办全省签唱会,平时透过网站平台跟粉丝互动,还曾把粉丝照片放在VCD上加强情感连系。偶像市场的特性是各有一片天,各为其主,年轻人非常忠诚,但容易变心,他们是情感消费者,企业也要做到够意思,才能留住他们。所以,台湾的粉丝经济才能从副业转做专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