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

《普普》开道!毛主席现身中正纪念堂





二○○八年可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风暴年,回首过去一年,台湾除了《海角七号》让人十分振奋以外,最让大家跌破眼镜的莫过于是报业引进的国外艺术展览。报业媒体在历经多年来荣景后,最近几年正面临转折点。大环境景气不佳,网络媒体大量兴起,加上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电视新闻报导,提供一般社会大众每天所需的新闻事件,让一向以调查采访与公共服务新闻堡垒自居的传统报纸,也不得不低头,寻求蜕变因应之道。去年从「惊艳米勒画展」至「印象毕沙罗画展」,台湾的联合与中时两大报系无不卯足全力,利用所有的人脉关系及其报系内的所有媒体资源,包括广告秒数与版面,也网罗了台湾大型企业的赞助,铺天盖地的媒体报导,更加上了政商名流的加持与参与,在这为期三个月的展期内,吸引了数十万的人次大排长龙的参与盛况,将台湾艺术展览的市场推向另一个高潮,证明了艺术文化的产业,在台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成功的为报业本身开拓新财源。以「惊艳米勒画展」为例,三个月展期中吸引六十七万人次,连同周边商品,共计为主办单位联合报系带来超过新台币两亿元的收入,堪称是艺术展览的空前盛况。
二○○八年适逢美国普普艺术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八十冥诞,欧美国家纷纷推出作品展,向这位继毕加索(Pablo Picasso)后对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致敬。台湾当然也不落人后,从二○○九年元旦开始到今年三月底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内,展出沃荷一九五○年代至八○年代间,以水彩、绢印、压克力颜料等不同材料创作的一百二十二件原作,其中最让我期待的作品正是毛主席的普普画像! 对我来说,安迪.沃荷的意义就是商品艺术化与艺术商品化的完美结合。安迪沃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会赚钱的艺术家。很少艺术家像安迪.沃荷这样,能毫不矫饰地直言:「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是一种艺术,好的生意就是好的艺术。」在他认为:艺术是和商业密不可分,认为艺术应该努力大众化,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隔阂;认为商业即是最棒的艺术,便把「普普风」艺术(POP Art =Popular Art)发扬到最高峰。设计上最著名的,莫过于康宝浓汤(Compbell's)和可口可乐瓶的设计,完全艺术和商业的结合。除此之外,沃荷的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钟。」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玛莉莲梦露(Marilyn Monroe)、猫王(Elivs)和毛泽东(Mao)都可以看到他讽刺的说︰明星、偶像、事物的知名度都是时代潮流的产物,在人们眼中只有十五分钟的寿命,如同垃圾用完即丢、遗忘。最后,我想问你:「如果你有十五分钟成名,那你想准备什么让世人注目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