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榜是存在台湾流行音乐圈已久的公开秘密,前年「双J」周杰伦、蔡依林为销售排行而扯破脸,近日王力宏、罗志祥又为排行榜而捉对厮杀,真是沸沸扬扬;在「热烈」氛围下,近来发片的歌手,不管有没有买榜,都变成「嫌疑犯」,遭受池鱼之殃。唱片公司「买榜」手法年年翻新,从早期派工读生去唱片行买货的土法炼钢、直接汇钱,到后期则以付给唱片行批价和卖价间的差价包榜。而现在,最流行的「营销」方式,是让歌手唱校园、唱Pub,但不收唱酬,将唱酬改为买唱片,歌手以劳力换取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音乐,也争取在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因此之前的五月天,和上周的方大同、黄立行等人,都因此开出红盘。二○○八年睽违七百多个日子,「五月天」终于发行第七张作品《后青春期的诗》。这张全亚洲众所期待的大碟,声势惊人,不但发片隔天立刻夺下G-MUSIC与五大唱片两大销售排行榜冠军宝座,同时台湾地区首批出货,还突破十三万七○五○张大关,号称发片隔一天,便挤下天王周杰伦(周董)的预购夺冠纪录,虽然此数字一出,立刻引起周杰伦所属公司向媒体质疑,「不可能!五月天哪有打破周杰伦的预售成绩?这个是要查证的,不需要吹牛。」其实身为去年唯一的两张预购破十万张的专辑唱片,五月天与周杰伦的良性竞争,为台湾萧条已久的唱片市场带来希望的曙光,但周董唱片公司的这小小存疑的言论,
却也让五月天感到相当错愕,甚至有团员因此难过到睡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为此感到相当气愤,就在唱片公司担心该如何处理团员们的情绪时,阿信突然宣布「不再对此事做出响应……」「有这样的好成绩非常开心,在不景气的状态下,五月天与周杰伦两张专辑,能有超越自己上一张专辑的预购好成绩,这象征的是音乐与唱片的大成功。阿信的高EQ显然比这几天发起「还给音乐人一个纯净的空间拒买榜自律公约记者会」的唱片公司高层和歌手们高多了。买榜早在十五年前就有,这只是宣传策略,给唱片行提供数字,让一些只买销售最好的唱片的人参考。唱片圈的口水战,看在曾经是唱片公司老板兼歌手的吴宗宪眼里十分不认同的说:「如果不这样,怎么会好看?不骂一骂怎么会有新闻?」就连力邀周杰伦加入「反买榜」的王力宏,吴宗宪也暗指对方炒新闻说:「他最近是不是要发片了?如果是,那不就对了。」其实,我觉得再多的口水都无济于事,抢当排行榜上的销售冠军,还不如用力把唱片做好,「音乐赢了」比什么都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