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广告节目化,行不行?


全球金融风暴一片经济衰退声中,即将上映的○○七系列电影《量子危机Quantum Of Solace》,砸下了新台币七十六亿元的制片成本,堪称史上大成本电影之一。不过电影公司花这么多钱拍片,除了要从票房上面赚回来外,其实早在电影上映前,已经悄悄地从赞助商那里获得了高额赞助,估计这部片从宣传到广告效益,总值超过五十亿新台币,怎么算都是赚翻了!。算盘打得精的,不只是好莱坞。景气不佳,不少综艺大哥、大姊的主持费被要求降价「共体时艰」,不过本土一姊白冰冰转战置入性节目,行情却是节节高升,目前全台四家主要置入节目厂商就有三家抢着与她签下长约,估计仅主持这种另类节目,就让她一年多赚进三千万,成了独一无二的「置入一姊」。所谓置入性节目,主要是厂商透过节目内容「夹带」商品,达到广告、吸引购买功用,近年来置入节目更精进,不少厂商已是包下整个时段,这类节目虽有广告节目化争议,但电视台靠卖时段维生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多平台与多频道的传播时代,置入式营销已经是全世界的广告趋势,而且是种促销的战术,不只是用在电影与电视这种高度视觉媒介上,只要是大量潜在顾客集结的场合都能应用,例如:国际展览、音乐会、歌星演唱会、运动比赛等大型活动。每年台北一○一大楼跨年晚会的烟火秀中,出现一些品牌名称用雷射光照射在墙壁上,都是最好的例证。此外,像书籍,电子游戏,DVD影音产品以及流行歌曲都可能置入商品。在美国甚至连大学生的额头都可以印上商标品牌,充当置入式营销的媒介。既然这是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台湾当局仿效美国成立置入式营销的管理专责单位-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继上周NCC针对民视、华视、三立、年代、中天、TVBS、东森、非凡和中视的新闻置入性营销大罚台币四百八十九万元后,本周再度针对高点电视台和超视频道发生节目置入性营销开罚台币三百二十万元。原因是两家电视公司的「女人爱漂亮」和「冰冰好生活」,因节目中完全在介绍产品。
其实在我看来,尽管广告节目化大行其道,在消费者越来越不相信广告的时代,广告只好伪装成信息,在媒体报导、电视节目中置入性营销。广告成效未必是一路长红,再者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消费者渐渐擦亮眼睛不被蒙蔽了。广告商只要眼见置入性营销逐渐失效,自然会把原来伪装成节目的广告改回成「光明正大的广告」播出,大可不必过份紧张而影响媒体传播的空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