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活不下去就只能送博物馆了


太阳剧团(Cirque Du Soleil)二○○九年首度来台演出,在不景气当下票房却开出红盘,创下台湾艺文表演活动的售票新纪录,从今年九月二日中午开始售票,第一天网络瞬间涌入的购票下订单,差点塞爆售票系统。很多民众在网络上买不到票,连忙抱着现金到售票端点抢好位子,售票口出现难得一见的排队景象。原订演出四十场的十万多张门票,十天内就销售一空,根据计算机统计数据,第一天「抢票」高达一万八千多张,也是太阳剧团在全球各地首卖最佳成绩。连日来买不到票的民众和企业、团体不断要求加场,经过台湾主办单位联合报系与太阳剧团密集磋商后,考虑不超出演出团队的体力负荷,也不影响表演质量下,决定一次加演十六场。资本主义市场下的自由竞争在「全球化」及「市场失灵」的现象下成为各国政府的烫手山芋,以至于在此波金融、房地产的危机下要求政府干预的呼声此呼彼起;此时更有一些台湾学者大声疾呼,艺术活动在整个大环境之下虽仅为一个「沉默的社群」,但是严重性比起前两者来说更尤甚之,因为人文艺术的崩解会「动摇国本」。期待有关当局正视此一现况,立即对台湾文化艺术的市场做出明确的政策,以防止山雨欲来之文化土石流!
老实说,台湾不是没有好的表演团体、更不缺好的表演工作者,然而,为何台湾的本土艺术团体会面临如此的窘境?有人批评只想吃大锅饭的心态,缺乏竞争的思维,以及不当的营运管理。太阳马戏团当然是很好的例子还登上管理畅销书籍的最佳案例,探究他们的成功不仅在艺术表演领域,还让管理学者用来启发现在企业。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想救救本土文化艺术?苛责无济于事予其等政府来为本土表演团体做些什么,反倒是我建议本土艺术团体不如学学音乐剧大师安德鲁.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推出「失业就送免费门票」的惊人逆向营销。尽管时局不好,最近仍有新剧目在英国开演的韦伯,率先推出每星期一和星期四两个时段(想必是比较不尖峰),提供两张免费的票,给每位被资遣的金融界员工。只要拿着失业证并且证明是在九月一日到十月十五日为止被资遣的人,就可以免费看一场「让你身心愉悦」的音乐剧。景气不好媒体一味的传播荷包缩水「省钱」的新闻,让人愈看愈没力。社会M型化中有钱人的消费让大家气得牙痒痒,韦伯不是「帮你省钱」,而是要为你「带来快乐」。即使是为了宣传新戏码,至少还是反应了日子不好过的人一样可以有让自己快乐的机会。本土文化艺术自救,不只是管理和创作,营销更是重要的一环,否则活不下去就只能送博物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